前言
這次有幸受邀大飛台灣邀請首發體驗背插主機海景房機殼,當時第一次看到它亮相也是在 2024 Computex 的攤位內,當時聽了介紹得知是一款背插機殼,三片大面積玻璃通透感及碩大的空間配置,相當的特別,收到體驗邀請時,手上也有一套 ROG BTF 套餐,就接下了這個挑戰。不過設定配置時在散熱部分陷入猶豫,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水冷都還是有管材線材,想要做到極致背插感覺還差了點意思,後來想到了本土國際水冷大廠 Bitspower 有一款新推出的背插水冷頭,加上前一次開箱做的 CR360 的體驗非常的好,就找到 Bitspower 聊聊,他們也很願意提供產品試用,所以就有了這次的裝機企劃,以下就來看一下本次的裝機體驗
開箱及零件規格介紹
DY470 官方基礎規格
尺寸:239 x 477 x 528 mm
型態:中塔式機殼
材料:Steel chassis鋼製底盤,強化玻璃 前 / 側
正插主板支援:ATX / micro-ATX / mini-ITX / E-ATX(拆除顯卡支架)
背插主板支援:ATX
前置io:
1x USB 3.2 GEN 2 Type-C
2x USB 3.0
開機電源按鈕
重新開機按鈕
麥克風+耳機組合
機殼線材:
F-PANEL前面板杜邦線套組
Type-C接頭
Audio音源孔接頭
USB3.0 接頭
風扇 / 冷排:
上方 3x120mm,支援360冷排
後方 1x120mm,支援120冷排
底部 3x120mm,支援360冷排
側邊 3x12cm,支援360冷排
顯示卡長度:
水平:410mm
垂直:390mm
散熱器高度:175mm
本次裝機的硬體配置
CPU 處理器:Intel i9 14900KS (後續上水時因廠商借機器去展覽故拆除CPU)
VGA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90 24GB GDDR6X BTF OC
MB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Z790 HERO BTF
RAM 記憶體 :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7200MHZ 16G*2 黑銀
CASE 機殼:darkFlash DY470 Black
FAN 風扇 : darkFlash DM12 / DM12R PRO PWM (正向*4 反向*3)
PSU 電源 : Corsair SF-L Series SF850L ATX3.0 PCIE5.0
COOLER 散熱器 : Bitspower 全套分體水冷
機殼開箱
機殼外箱包裝有著顯眼的 DY470 字樣以及機殼設計元素,箱子實在是很寬。
這次的包材相當厚實,也對應了前方的箱子這麼大的原因,可以看到配件盒子直接鑲嵌在了包材上。
機殼各角度展示:
前蓋的菱角設計語言,三面玻璃交錯真的很有質感,關燈下看起來稜角分明且具有質感,且上蓋一半做透明玻璃讓整體視覺開闊, 開機後就會是滿滿的通透感。
玻璃採用手擰螺絲搭配快拆結構,拆裝相對直覺。
後方可以看到電供採用垂直安裝,風扇孔則是專給 120mm 風扇使用。
底部風扇防塵網為抽拉式,防塵網本體同樣印有 DF logo,同時可以看到前蓋的稜角設計延伸到了底部腳座,完善視覺效果。
側 IO 提供相對完善,比較喜歡的部分是在於有把麥克風及耳機孔分開做,相容性更高。
玻璃卸下之後可以看到完整的 ATX 背插主板安裝位置。
背插接口位置開得很大,相容性會相對高,上方的風扇位做了一個內凹設計作微分倉,提高對風扇 / 冷排的安裝相容性。
顯卡支架使用夾式支撐,如果要安裝雙卡也可以轉成從底部支撐,半隱藏式支架簡單且支援度高。
3片玻璃的支撐模組,細節 DF logo。
頂部冷排風扇位的開孔也是傾斜設計,左側則是玻璃固定螺絲。
防塵網上蓋的視覺設計個人很喜歡,同樣採用手擰快拆設計。
來到本次重點的背蓋上,背板拆下後可以看到是一大面的藏線背蓋,外觀則是呼應上蓋的紋理設計,在電供的位子有保留散熱位置。
拆下背蓋之後,整線空間算很大,佈線位置中規中矩。
硬碟支架同樣是垂直安裝。
配件盒一覽,DF 家的風格,傳統的擦玻璃布也有附上,螺絲也是標準配置。
順帶一提,說明書也有附在機殼內,這顆機殼三片玻璃拆裝步驟會相對複雜,可以搭配說明書食用(?)
組裝零件開箱
零件部分是來自華碩 ROG 的豪華 BTF 生態系統,分別是 ROG MAXIMUS Z790 HERO BTF 以及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90 24GB GDDR6X BTF OC。
首先來看 Z790 主機板,包裝盒設計語言還是維持著純血 ROG MAXIMUS 風格。
簡單帶一下豪華內容物
ROG MAXIMUS 的散熱質感真的很頂,是其他的主板散發不出的風格,亮面以及霧面的結合,線條光感視覺拉滿,ROG ID是真的厲害。
後io配置,Wi-Fi 天線是新款的快裝設計,可以不用一直轉圈圈打結了~
除錯燈以及開機鈕都做了覆蓋。
BTF 生態系統專用的顯卡供電插槽。
這張板子背後也有很多亮點,CPU 供電插槽有做強化設計,左側16Pin是重點,顯示卡靠這邊來供電。
顯卡部分,盒裝設計和普通版 ROG 4090 基本一樣,不過多了 BTF EDITION 字樣及顯卡外觀多了一排金手指
多了一排供電指金手指。
顯卡設計幾乎是一樣的,自己是覺得說 ROG 40 系列設計,體驗上有點類似 G82 M4 的大鼻孔一樣越看越好看。
零件組裝
ROG 配件加上機殼的消光配色是如此合適。
開口位子標準,且有預留更多位子保留空間給不同型號的主機板。
機殼安裝的風扇是 DF 家性價比超高的 DM12 / DM12R ARGB 風扇,燈光效果特別以外,是反向風扇的選擇之一。
分體式水冷零件開箱及組裝
這次有個麻煩要提前告知,因為時間問題且機器要借去展覽很趕時間,所以沒有用上硬管水冷接頭以及熱風槍,不過圖片內還是有出現,這次硬管水冷的坑下次會在別台機器補上。
首先是老朋友 CR 薄板系列的水箱,型號是 BPM-WTCR360S,水泵雖然是薄版的 K1M 水箱,但單推 CPU 已經非常夠力
內容物
各種規格螺絲,安裝比較複雜,建議到官網參考說明書。
內附的 24PIN 短路啟動器,特別的是上面有額外接出兩路 PWM,一條是全速一條則是慢速,這對於測水跑水來說相當好用。
內附的高低鎖點扣具可以適應在不同安裝環境。
K1M 水泵以及可拆卸 PWM 線材。
5V ARGB 燈光線,同樣是有公母頭可做串接,節省插座。
CR360S 外觀一覽
Tarasque II 360S Radiator 冷排是標準的 360MM 規格,料號是 BPTAN-NLS360-F2PB
接管頭以及延長接頭,90 度以及偏移和賭頭等,硬管接頭這次就沒有用上了,料號都在包裝袋上,有需要也可以照著找到相應型號,這次選擇的是新款的 ta 系列,束條紋裡很有質感,CP 值很高的選擇。
最後是重頭戲,背插水冷頭,其實我對這款產品充滿好奇,在 Computex 上見到後也是相當興奮,冷頭設計精巧且有質感,用料也是相當實在,這次能借到實在是很榮幸,這款冷頭為 Bitspower 和國外大神 Nguyen Dinh Ban 合作授權的產品,據說從研發到量產花了不少的心思,能透過這樣的方式背插走水實在是相當震撼,料號為 BPM-CPURVI。
冷頭自帶矯正扣具,背板也要換成專用對鎖的背板,厚度比原廠的厚很多。
冷頭背後的水道上機效果,可以看到一邊各有 3 個過水孔可以選擇,順帶一提,如果前方 Logo 是正向的,則背後的冷頭出水為左進右出,詳細安裝還是建議參考說明書,比較複雜。
電供部分,因為要走背插冷頭所以採用 SFX-L 的規格保留空間,使用銀欣 PP08 ATX 轉 SFX 支架剛好可以貼齊背插冷頭,如果有購買這款機殼的話有需求可以參考這樣的方案去做使用。
電供安裝上去大小非常合適。
管路因為時間問題改成全霧黑 EMT 軟管,不過上機質感特別好,其實很對我的胃口,跟 ROG 形成微工業風呼應,接下來過水就大功告成了。
外觀角度展示,(上水時CPU提前拆除故顯示00故障燈)
記憶體是老朋友金士頓 FURY Renegade DDR5 RGB,銀色拋光面導光效果和黑色結合帶出了整體機器的調性。
K1M水泵模組加了導光後好有FU!
光暗環境效果
有看過NV系列開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很喜歡傾斜風扇的設計,這款機殼則是做在頂部,別有一番味道.
關燈效果
結語
曾經的我未曾想過這種遊戲偷懶建模才會出現的電腦有一天會實際出現在現實中,近年終於實現了這個令人感到新奇的裝法,沒想到視覺上無線的體驗會如此整潔舒適 ,對此我對研發及設計人員感到十分的敬佩,很榮幸能讓我組裝生涯添上一筆值得回味的一組開箱。
文章轉載自:MSC Studio